{SiteName}
首页
胆囊炎症状
胆囊壁毛糙
胆囊壁增厚
胆囊炎危害
胆囊小息肉
胆囊炎检查

古今医案云平台应用系列二十五刘尚义治

白癜风能不能完全治愈 http://pf.39.net/bdfyy/bdfrczy/160317/4791307.html

作者:李娟,杨柱,龙奉玺,王镜辉,郭斌,李军,陈杰,王倩,唐东昕.

国医大师刘尚义教授行医数十载,在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方面有丰富的临证经验,他认为消化系统疾病发生的病因病机有以下几点:一方面乃饮食不节,或偏嗜肥甘厚味,或饥饱过度,或寒热不调等损伤胃气,气机失调则可出现呕吐、呃逆、反酸、嗳气、胃痛等。另一方面,情志不畅乃另一重要病因,如肝失疏泄,肝气横逆犯胃而致肝胃不和。三是素体脾胃虚弱,或是过劳,久病不愈等伤及胃气,脾胃升降无权,气血生化运行障碍,气机阻滞可致胃痛、呃逆、胃癌等疾病。最后,还可由于外邪犯胃所致,外邪犯胃,胃气受损,则致气机阻滞,胃失和降而发为胃病。以上病因病机中最常见的是情志不畅,刘教授常将胃痛、反酸、呃逆、嗳气、口苦口干、口臭、便秘、且情志不畅则加重等症归结为“肝胃不和证”。故在治疗上重在疏肝理气和胃,使胃和则收纳腐熟功能及通降功能正常。与此对应的乃西医方面诸如“慢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胃溃疡、胆汁反流、慢性胆囊炎、胃息肉、胆囊息肉、胆结石、肠化生等癌前病变、肝炎、肝硬化、肝囊肿、胁痛”等辨证属于“肝胃不和证”者皆可参照论治。

古今医案云平台V1.3软件(原中医医案知识服务与共享系统V1.9)乃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最新数据挖掘分析软件。该软件具有导入及保存医案、标准化、数据挖掘分析、医案共享等功能,为中医临床用药规律分析提供了可靠的方式。研究采用此软件对刘尚义教授治疗“肝胃不和证”用药规律进行数据挖掘与分析,探讨其治疗本病的经验与规律。

1资料与方法

1.1医案来源

年8月25日—年7月1日于贵阳医院刘尚义教授门诊就诊且属于西医消化系统疾病中符合中医“肝胃不和证”诊断的医案。

1.2纳入标准

①一般资料: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诊次、病史、主诉、症状、舌苔脉象、诊断、治则治法、处方及用量;②诊断为“肝胃不和证”的医案。

1.3数据收集与规范化处理

对筛选出的医案录入古今医案云平台V1.3软件中,构建出数据库并保存。研究利用系统自动生成的中医药术语词典,自动进行标准化处理。包括中医诊断、西医诊断、症状、舌苔、脉象、治法、药物组成、剂量等的标准化处理。如“吴萸”规范化为“吴茱萸”;“大云”规范化为“肉苁蓉”,“仙灵脾”规范化为“淫羊藿”。中药药名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标准。

1.4医案数据挖掘与分析

选择“数据挖掘分析”模块对录入的医案进行分析。包括基本信息、诊断、病证、治法、处方、用量等。分析用药频次、方剂频次、关联度及多维度。

2结果

2.1中医疾病的分析

对个医案进行了中医疾病模块分析,结果提示共涉及中医疾病54种,排名前10位的依次为:胃痛、胁痛、腹痛、胃热、胃癌、呃逆、胰腺癌、泄泻、胆囊癌、梅核气。百分比与出现频次如表1。

2.2西医诊断分析

对个医案进行了西医诊断模块分析,结果提示共涉及西医疾病28种,排名前15位的依次为:慢性胃炎、胃溃疡、反流性食管炎、胃癌、肠息肉、胃息肉、肠炎、胆囊炎、胰腺癌、溃疡性结肠炎、肠化生、脂肪肝、胆石症、胆囊癌、肝炎。百分比与出现频次如表2。

2.3中医症状统计

对个医案进行了中医症状模块分析,结果提示共涉及症状个,总共出现频次次,可见患者大多出现以下症状:胃痛、口干苦、反酸、纳差、胁痛、呃逆、便秘。百分比与出现频次如表3。

2.4方剂统计

对个医案进行了中药模块分析,结果提示共涉及方剂共23首,总共使用频次次,排名前5位的依次为:半夏泻心汤、小半夏汤、左金丸、三黄汤、黄连乌梅汤。百分比与出现频次如表4。

2.5中药统计

对个医案进行了中药模块分析,结果提示共涉及中药味,总共使用频次次,用药频次大于50的依次为:黄连、吴茱萸、半夏、黄芩、郁金、佛手、徐长卿、木香、玉竹、石斛、草豆蔻、瓜蒌皮、冬凌草、青皮、莪术。百分比与出现频次如表5。

2.6药对关联分析

对例医案进行组方规律分析,将置信度与关联度分别设置为>0.3,>0.55。置信度为当A出现时B出现的概率,支持度为A与B同时出现的概率。2.6.1组方规律分析

对个医案进行了中药配伍模块分析,结果提示共获得15条中药组合关联规则,见表6。

2.6.2药对分析

对个医案进行药对分析,前5位依次为:吴茱萸、黄连;黄连、半夏;黄连、黄芩;黄芩、吴茱萸;黄芩、半夏。高频药物组合见表7。

3讨论

刘教授将西医消化系统疾病(胃炎、胃溃疡、肠炎、反流性食管炎、胆囊炎以及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等等)以及中医疾病(胃痛、腹痛、胁痛、腹胀、泄泻、便秘等)归纳为中医“肝胃不和证”一证。症状大多见于胃痛、胁痛、口干口苦、反酸、呃逆、嗳气、便秘、便血、纳差等症。常常采用疏肝行气、清热和胃、化痰和胃、行气止痛、活血消癥等治法。常用方剂为“半夏泻心汤”“小半夏汤”“左金丸”“黄连乌梅汤”“三黄汤”等。最常用的药物为“黄连、吴茱萸、黄芩、半夏、佛手、郁金、徐长卿、木香、玉竹、石斛”等。常用药对为“黄连-吴茱萸、黄连-半夏、黄连-黄芩、黄芩-吴茱萸、黄芩-半夏”等。将鳖甲、莪术用于治疗各类恶性肿瘤,将其用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亦可,体现刘教授“扶正抗癌”的思想。其临证疗效大多显效。此研究亦体现了刘教授常用的清热和胃药对“黄连、吴茱萸”,“黄芩、半夏”;疏肝行气药对“佛手、郁金”等药对。体现其治疗思路。基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研发的“古今医案云平台V1.3”系统对刘教授治疗“肝胃不和证”用药经验进行了数据挖掘分析。该系统乃年最新医案数据分析系统,具有九个分析模块,支持多维度大数据分析。运用该软件对刘教授“肝胃不和证”医案进行了数据挖掘与分析,分析结果如上所示,为名医经验传承提供了中药循证依据。

来源:李娟,杨柱,龙奉玺,王镜辉,郭斌,李军,陈杰,王倩,唐东昕.刘尚义治疗肝胃不和证用药规律数据挖掘分析[J].辽宁中医杂志,,45(09):-.

古今医案云平台

提供40余万古今医案检索服务

支持手工、语音、OCR、批量医案结构化录入

设计九大分析模块,贴近临床实际需求

支持平台海量医案与个人医案协同分析

云医案APP

云医案V1.2.4新增健康医历、快速采集的功能。对写医案、说医案和扫医案的字段输入进行整体优化以及局部功能变更,医案管理、医案同步、个人中心做了相应调整。

仅支持安卓手机,扫描下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nnanbi.com/dnywh/63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