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胆囊炎症状
胆囊壁毛糙
胆囊壁增厚
胆囊炎危害
胆囊小息肉
胆囊炎检查

一周手术回顾对比总结两台胆囊癌,胆囊的淋

胆囊癌的生物学行为真是太诡异了,让人无法琢磨。

昨天的两台胆囊癌手术患者都是女性,年龄也都不大,正是孩子带大后开始享受生活的好时间,悲剧却发生了。两位患者既往都没有胆囊结石的病史。

第一个患者还是医务人员,年纪轻轻的,孩子也上了大学,辛苦那么久,刚可以轻松一些了。患者胆囊癌局部的情况还好,没有突破浆膜层,并且是一个系膜胆囊,肝脏没有浸润,局部的情况本可以做根治切除术的,

已经发生了左侧锁骨上淋巴结的远处转移。

这位患者虽然没有胆囊结石,但并非毫无征兆,一直以来都是胆囊壁局部有增厚,肿瘤标志物Ca升高3年,近1年来Ca升高,但没有发现明确的肿瘤病灶,这样也就无从下手了。不幸的是,等一发现病灶的时候,就已经发生了远处转移,真是太悲剧了。

这种情况既无手术根治的机会,只好做姑息手术,切除原发病灶,然后根据病理检查和NGS结果再图良策。

胆囊的外观上看不见肿瘤迹象

胆囊腔内却是另外一个模样

另一位患者胆囊癌在肝脏的局部浸润很严重,横结肠也发生了浸润,但淋巴结没有转移。虽然做了肝十二指肠韧带淋巴结的清扫,但所有的淋巴结都没有发现有转移的迹象,属于局部晚期。

对于胆囊癌的患者,不管怎么说,想单纯应用手术的方法去治愈,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胆囊癌患者想有一个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还必须采用综合治疗的方法。但愿我们手术的每一个患者都有一个好运气。

胆囊结石发生胆囊癌的癌变率是1%。我国每年因胆囊结石而行胆囊切除手术的患者大约在万例左右。就是这个庞大的数字,无数医生的辛苦工作,却有效的每年让4.5万个患者避免了胆囊癌的发生。

东肝胆一姜小清主任温馨提示:胆囊癌可防难治,及时治疗胆囊良性疾病是预防胆囊癌发生的最好方法。

胆囊癌的TNM分期

胆囊的淋巴引流

淋巴结转移是胆囊癌非常重要的一个生物学特性,有必要对胆囊的淋巴引流进行一个了解。

胆囊的淋巴回流和肝外胆管的淋巴回流一致。

肝外胆管淋巴回流的方向决定了胆囊癌手术中淋巴清扫的范围,因此有必要了解。

1):十二指肠上段及后段的淋巴回流

有两个途径,最终均回流至胸导管(这也是发生左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主要原因)。

a:上方路径或左侧路径:12a→8→9→16。

具体为:沿着胆囊管、肝动脉、门静脉的前内侧及腹腔干走行的淋巴管及淋巴结回流。

是胆囊癌和肝门部胆管癌淋巴结转移的主要途径。

b:下方路径或右侧路径:12b→13a→16

具体为:沿胆囊管,门静脉前外,胰腺后方,主动脉与腔静脉间、主动脉左侧到左肾静脉下方淋巴结。

2):十二指肠旁段及内段的回流

此部位胆管的淋巴回流至肝蒂内附近的淋巴结,然后经上(左)方路径或下(右)方路径回流。

肝外胆管淋巴回流方式的临床意义:

1):胆囊及胆管肿瘤的淋巴转移范围十分广泛,且极易经上述两条路径转移,是难以获得手术根治的原因之一。

2):这种淋巴回流的方式和路径决定了胆囊癌和肝门部胆管癌手术行肝十二指肠韧带淋巴结清扫的必要性及清扫的范围。

胸导管是全身最大的淋巴管,主要引流下肢、盆部、腹部、左上肢、左胸部和左头颈部的淋巴。是收集淋巴液进入淋巴循环的重要器官。

胸导管通常起于第一腰椎前方的乳糜池。向上穿膈的主动脉裂孔进入胸腔。沿脊柱右前方和胸主动脉与奇静脉之间上行,至第5胸椎高度经食管与脊柱之间向左侧斜行,再沿脊柱左前方上行,经胸廓上口至颈部。在左颈总动脉和左颈内静脉的后方转向前内下方,注入左静脉角。

这一解剖特点正是腹腔多数肿瘤都会发生左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原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nnanbi.com/dnbmc/109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