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胆囊炎症状
胆囊壁毛糙
胆囊壁增厚
胆囊炎危害
胆囊小息肉
胆囊炎检查

中医望诊之ldquo观甲识病rdq

艾叶

中医讲堂

第45期

中医望诊之“观甲识病”

1

导言

论中医诊病,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当望诊居于首,司内揣外,见微知著,以常达变。中医师久经实践方渐能感悟到“望而知之谓之神”。

随着工作压力的增加,生活节奏的加快,不良饮食习惯的形成,“猝死”、“英年早逝”等词屡见报端,临床上也常见到病入膏肓才惊觉的患者,实在令人痛惜。虽然现代诊疗技术日新月异,人们定期体检的意识逐渐增强,然而由于时间和金钱成本等原因,上述悲剧仍难避免。因此,百姓掌握一些简便客观的中医诊断方法也有助于提高中医养生的针对性和效果,而简明易懂、易于推广的中医望诊方法当为首选。

咏手

?????韩偓(唐)

?

腕白肤红玉笋芽,调琴抽线露尖斜。

背人细捻垂胭鬓,向镜轻匀衬脸霞?????。

2

观甲识病

《望诊遵经·爪甲望法提纲》据《内经》理论指出,爪为筋之余,胆之外候,胆应爪。肝亦应爪,爪为肝之华,内应筋。指甲是筋之余,为肝胆的外候,肝藏血而主疏泄,因此望指甲可测知气血的旺衰及其循行的情况。正常人的指甲应是红润含蓄,坚韧而呈弧形,带有光泽,说明气血充足,运行流畅。望指甲就是通过观察指甲形态色泽进行诊断的一种望诊方法。

3

望爪甲一般方法

应在自然光条件下,手指自然伸直,俯掌使指甲向上,医生眼睛距指甲一尺左右进行全面观察,包括甲体、甲床、月痕、皱壁等。

甲体也称甲板,注意其透明与否,大小弯曲,扁平凹凸,厚薄峭棱等形状变化,还有质地清浊、坚软、韧脆、致密、粗糙等,以及色泽的深浅、荣枯,是否有药物染色等。

甲床即甲下软肉和孙络,注意其色泽,有无斑纹、瘀点等,还应观察孙络血流动态。

月痕甲根处,靠近皱鞭,有一新月形白色横贯甲根,名月痕。注意其有无、色泽等。

甲皱即甲根与手指皮肤交界处之皱囊,本属皮肤,但与甲之生长密切相关,故也作为望爪甲的内容之一。注意形、色及动态变化,与爪甲结合是否规整等。

4

正常爪甲形色

正常指甲纵横皆呈弧形微曲,如椭圆球面,但弧度很小,厚薄适中而坚韧,光滑润泽,淡红含蓄,明朗涵神,月痕清晰,皱鞭红润柔韧整齐。甲上无峰棱沟裂,甲下无斑纹瘀点。轻压指甲,松后红润如故。这些说明气血充足,经络通畅,脏腑调和,为无病之象,所以也称此为“本色甲”。

5

色泽主病

《形色外诊简摩·诊爪甲法》认为,爪下之血色,亦与面色同法,若按之不散,或散而久不复聚者,为血死之征。一般认为血色恢复慢者为气滞或血瘀,不复红者,多是血亏,不散是瘀血。

(1)白色

指甲萎软觥白,压之白而无华,多因元气亏损,肝血不荣。《望诊遵经·爪甲望法提纲》曰:“爪甲白者寒证。”爪甲色苍白者为虚寒,多因脾肾阳衰。若见爪甲色淡白,多为血虚,或气血两虚。

(2)黑色

指甲色黑,属于五脏中毒之症,或者放化疗的患者。《脉经·扁鹊华佗察声色要诀》认为,病人手足爪甲下肉黑者八日死。《望诊遵经·爪甲望法提纲》认为:“爪甲黑者,或因血瘀而痛,或因血凝而死,要之润则吉,枯则凶,爪色虽殊,其变皆决于此矣。”若见小儿爪甲青黑,忽作雅声,多为肝绝。若久病见黑色甲,属肾气绝。也有因外伤挤压而见爪甲黑色,必是瘀血,并非死证。若见爪甲黑而肢厥,干呕面青,提示病情凶险。

(3)青色

若见爪甲色青,多为寒证。《形色外诊简摩·诊爪甲法》中记载:“爪甲青者,厥也。”《望诊遵经》认为爪甲青者多凶。《脉经·诊五脏六腑气绝证候》中提到:“病人筋绝,九日死,何以知之?手足爪甲青,呼骂不休(一曰八日死)。”青色近于蓝色,实证见蓝色甲,多因瘀血,或为心血瘀阻,或因肝经受刑;虚证见蓝色或青紫,多属恶候。甲色青紫,多因邪热重笃,气血郁滞。

(4)赤色

若见爪甲红色,多提示气分有热;若见色鲜红,多因血分有热;若见色绛或红紫,多因风热毒盛,邪犯心经,或为痹证、历节风等。若见绛紫或紫绀,多因气滞血瘀,心阴亏损,或为死血瘀滞,见于久痹。

(5)黄色

若见爪甲色黄,多为黄疸,一般为肝胆疾患,多因湿热熏蒸所致。鲜明之黄属热,若黄而黯滞,多为恶候。

6

望指甲形态

形态除一般形状、动态外,还包括润枯坚软以及甲体、甲床上的条纹斑点等。

(1)爪枯

《素问·痿论》曰:“肝热者色苍而爪枯。”《望诊遵经·爪甲望法提纲》认为:“痹病骨痛爪枯者,为足少阳血气皆少。”《素问·五脏生成论》认为: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但是毕竟爪枯属凶候,有一种“鱼鳞甲”,甲枯如鱼之鳞,多因肾气衰竭,或脾失健运,气化不行,水液滞留,阴精不布。《灵枢·经脉》认为手太阴气绝则爪枯。

2.爪萎

有“萎缩甲”,状如初生虫翅,多因心阴虚损,血行障碍,或为疠风大毒。

3.脱落

指(趾)甲自行脱落,多提示病人因患痈疸、蛇疗、脱疽、风所致。《诸病源候论·代指候》中记载:“其指先肿,掀掀热痛,其色不黯,然后方缘爪甲边结脓,极者爪甲脱也,亦名代甲,亦名糟指……由筋骨热盛,气涩不通,故肿结生脓,而爪甲脱。”《四诊抉微·诊爪甲》认为爪甲脱落为筋绝。若伤病致脱,不复生者,多因命门火衰。

4.软薄

生理的软或薄,不失其坚韧之性;病态的软薄,已失去其保护功能。后者多因气弱血亏,血行障碍,以致津液不布,爪甲失养;或因患病风、久痹所致。

5.粗厚

指(趾)甲远端或侧缘日渐增厚,甲体表面失去光泽,呈灰白色,表面高低不平,质粗增厚,变脆枯槁,呈粉状蛀蚀或缺损,甲板下生污黄色斑,多伴有足丫湿气。《外科证治全书·卷三》称“鹅爪风”,即“油灰指甲”,见于“甲癣”患者,多因气虚血燥而受风,以致爪甲失于荣养而枯厚。

6.剥离

甲板与甲床逐渐分离,如剥笋状,故称“竹笋甲”。初起指甲游离缘处发白变空,向甲根部逐渐蔓延,呈灰白色,无光泽,变软薄,多发于手指,单发或多发。多因失血过多、营血亏损,或素体肝血不足、肝经血燥,气血不济,阴阳失调。

7.脆裂

甲板不坚,失去韧性,易于断裂,且呈层状分离。多因血行障碍,或血虚风燥,不能荣润爪甲,以致质脆易裂,可见于外伤或甲癣。

8.横沟

甲板出现凹陷之横沟,多少不等,使表面凹凸不平。多因邪热肺燥,气津不布,或肝气郁结,或气虚血瘀,爪甲失养以致。

9.斑点条纹

甲下见各形斑点,白色属气虚,黄赤为热盛,青色为痛证,紫绛为心血瘀阻。若见条状斑纹,杂以稀疏斑点,多为疳积、虫积,故又称“症蚀甲”。《几种中医简易诊断法》一书指出,儿童指甲中心呈现边缘不整的白色云斑,多是蛔虫,斑大、色浓、斑多者虫多;或拇食指甲有针头大的圆形白斑,呈红白相间之“花甲”,亦主蛔虫;或甲沟糜烂,亦虫积伤脾所致;若出现扁平、反甲、自裂,可能为钩虫,若指甲出现按压不散的瘀血斑点,还可有受伤;暗红色为3~5个月内受轻伤,在气分,预后良好;青紫色为半年至两年内受伤,较重,在营分,或受伤时间虽短,但伤重,预后也较好;黑色为2~5年内受伤,很重,在血分,预后差;黄色为伤在5年以上,或时间虽短而伤极重,多因气血两伤,预后多不良。

·END·

编辑|w

中医文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nnanbi.com/dnywh/7511.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