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遛狗遛猫见多了,遛蛇见过吗?
10月9日,一段“女孩小区遛蛇”的视频引发了街坊邻居们的恐慌。
视频中,蛇在前面走,小女孩在后面拉,简直就是标准的遛蛇姿势。
据了解,这条蛇是女孩的爸爸在小区散步时“遇到”的,因为认得是无毒的水律蛇,他灵机一动,想到遛蛇来锻炼孩子胆量,“先把水律蛇关几天,让它变温顺,还用胶布粘住蛇头”,拍了俩女儿遛蛇的视频,发至小区业主群,称这蛇是他们的“宠物”。
没想到,群里一下子炸开了锅。大部分业主表示太危险,不能接受,担心这样的举动会引来蛇的同伴,甚至直呼“报警”。
对此,广东省生物资源应用研究所蛇类研究专家张亮认为,
“用胶布粘住蛇头的方法是不对的,会对蛇造成很大的惊扰,容易引起蛇的不安。这还涉及到动物福利方面,这种做法涉及虐待动物的行为。”
“野生蛇不是宠物蛇,不建议到外面遛,容易引起公众恐慌,毕竟80%的中国人都很怕蛇。”
“不是所有蛇都能当宠物蛇。”养宠物蛇应该去正规宠物店购买人工繁育的宠物蛇种类,不要捕捉野生蛇和来历不明的种类。
国家级心理咨询师、台湾淡江大学教育心理与咨商研究所硕士高红梅认为,这位父亲的做法虽与心理学中行为治疗法中的暴露疗法类似,但不值得提倡与效仿。
生活中,对于害怕小猫小狗的孩子,父母的确可以通过类似的方法,比如让孩子先看猫狗的图片,接着看猫狗的影片,最后接近猫狗的方法,让孩子逐步脱敏,不再害怕猫狗。
“但是,每个孩子情况不同,有些孩子使用这种方法顺利亲近了动物,有些则可能一不小心留下心理阴影,徒增烦恼。”
图片来源:PEXELS.COM
显然,视频中爸爸的做法有些过激,不妨尝试换一种教育方式:教育孩子爱护野生动物,告诉孩子蛇在维持自然界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然后,选择远离人群、适合蛇生存的环境,把蛇放生。
贰
眼下,独生子女胆小的问题,一直很让家长头疼。在大人的眼中,“胆小=没出息”。当然,正如上文所说,“毕竟80%的中国人都很怕蛇”,还没有几个家长敢让孩子遛蛇壮胆。
但是,某些家长便想出五花八门的方式给孩子练胆、壮胆,甚至包括不惜虐待小动物。
荒唐练胆术一:逼娃虐兔杀鱼
网上一则帖子:一名家长逼孩子虐待兔子,以此练胆量。此帖一发,立刻引来网友们炮轰,不少人认为这位家长的做法荒唐、极端、可怕。
另一位网友介绍:“我的一个朋友嫌孩子太内向、怕事,便买金鱼让他使劲捏,有好多鱼被玩死了。”但是,这个孩子后来胆量虽然大了,但喜欢与别的小朋友打架,非常暴力。
这些极端的做法,首先暴露出的就是某些家长的无知和残忍!
衡量胆量的大小并不是看你敢去干什么。“虐兔杀鱼”不但不能提高孩子的胆量,反而让孩子产生暴力倾向、形成对生命不尊重等负面性格。
荒唐练胆术二:“虎爸”强迫儿子放鞭炮吓出癫痫
12岁的小冰一直非常胆小,连小虫小猫都不敢碰。为了锻炼儿子的胆量,小冰的父亲明知儿子怕放鞭炮,回乡后却买了一箱烟花爆竹。
晚上,这位“虎爸”怂恿儿子亲自点燃一个水桶大的烟花。小冰壮着胆子去了,烟火喷出的刹那间,巨大的响声把他吓得瘫倒在地。
哭闹十几分钟后,小冰出现四肢抽搐、口吐白沫、呼吸心跳加快。接下来几天,只要听到鞭炮声,小冰就如惊弓之鸟,吓得浑身发抖。
后来,医院确诊为轻度癫痫。
“儿童神经系统功能尚不健全,对不良刺激格外敏感。”医生表示,鞭炮骤然炸响,成年人可能不以为然,但对儿童来说就有巨大的震撼力,足以把孩子吓出病来。
而且,孩子放鞭炮会很容易导致手指甚至手掌的炸裂,这是众所周知的。为什么还要亲手置孩子于危险之中呢?
荒唐练胆术三:走玻璃栈道治孩子“恐高”
网上有流传一段视频,拍的是一个小男孩走玻璃栈道的情景:
视频中的男孩跟着父母一起去玻璃栈道上玩耍,孩子害怕极了,走着走着就不敢行进了,哭了起来。可心大的父母却还在一旁拍照,根本没有上去安慰孩子的意思。
看了这段视频,有不少网友表示很为这个男孩担心,万一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就不好了;当然也有人表示赞同父母的做法,认为孩子就应该从小练练胆儿。
可是,像玻璃栈道这种过于惊险刺激的景点,连大人看了都要腿软、惊声尖叫,把一个才两三岁的娃放上去,真的合适吗?
△在玻璃栈道上行走的大人们(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害怕)
荒唐练胆术三:1岁娃被“扔”深井
前不久,一位妈妈把自己刚满一岁的女儿用绳子给绑住,然后放到井里,声称是要锻炼孩子的胆量。爸爸在一旁一边录视频一边大笑。
在放下去的时候,孩子的手脚和头部一直撞击颈部的边缘。围观群众看得惊心胆颤,纷纷劝说、指责这位妈妈,还有人看不下去了,想要把小女孩拉上来。
然而,这位妈妈却颇不以为然,还喝止了旁人的施救。更让人气愤的是,孩子拉上来后,爸爸妈妈还一起嬉皮笑脸地喊:“老铁双击”......
才1岁的孩子,被绳子绑住就已经很不舒服了,万一绳子断了或松了,孩子直接掉进井里,作为孩子的亲生爹妈,把孩子当成水桶一样吊到井里,真的没考虑过后果吗?
上文所述的虐待小动物、怂恿放骗炮、把孩子放到玻璃栈桥、水井里……类似这样的场景层出不穷,爸妈却说:“当是给孩子练胆。”
真是荒唐至极!
孩子的安全感是来自于父母的,而这些家长的做法恰恰适得其反,让孩子产生更大的恐惧和焦虑感。
叁
“胆大”、“胆小”都是大人贴的标签。真正的练胆并不是培养孩子的“胆大妄为”,而是让孩子内心变得强大,形成独立意识,放大生活思维。
13岁分床睡
图片来源:PEXELS.COM
正常情况下,孩子在3岁开始就可以尝试分床睡。当孩子有了害怕的心理,家长就给孩子买一盏小夜灯,彻夜亮着,让孩子不再害怕黑暗。孩子再长大些自然就不需要这盏灯了。
2
从小教孩子学习各种生活技能。
图片来源:PEXELS.COM
比如急救、野外生存等。另外,做饭、修理电器、木工活、农活等等也是在孩子5-6岁时就开始培养了。当孩子长大后,你会发现,大到自己盖房子,小到修理家用电器,他们都是自己动手。
3
人际交往也是胆量教育的重要方面
图片来源:PEXELS.COM
家长从小就带孩子见识不同的场合,例如:家里开派对,孩子也要承担起小主人的角色,学会分担父母的责任,也能锻炼与人交流的能力。
4
带孩子到世界各地旅游
图片来源:PEXELS.COM
在旅行的过程中,需要孩子自己计划路线,安排整个行程。在某些“问题地带”家长会参考孩子的解决意见,优先让他们来解决。这种对孩子涉险、冒险精神的培养,很好的锻炼了他们的胆量。
5
不避讳对孩子们进行灾难教育、性教育
图片来源:PEXELS.COM
让他们明白社会上有坏人,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让孩子从小学会自我保护,并能在一些意外事件发生时审时度势,冷静应对。
—END—
文章来源:搜狐新闻、科技日报、楚天都市报、武汉晚报、父母堂(ID:askjane)和网络资料。
本文编辑凤网艾柯我们只做高品质活动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