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常见的疾病有胆囊结石和胆囊息肉。胆石症是胆汁内的某些成分(胆固醇、胆色素、钙、粘液等物质)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析出、凝聚成石。按成分不同可分为胆固醇、胆色素及混合性结石,可发生在胆囊、肝内胆管、胆总管等部位。
胆石症的形成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妊娠、肥胖、糖尿病、遗传、药物服用等因素。很多胆囊结石,它都可以说是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胆囊结石的并发症有很多,包括胆囊穿孔,胆管炎、胰腺炎、肝脓肿、胆囊癌等。
胆囊息肉样病变:是胆囊壁向胆囊腔内突出或隆起的局限性息肉样病变的总称。以良性多见,形状多样,有球形或半球形,带蒂或基底较宽。胆囊息肉增长到一公分左右,就要考虑手术了。
我院每年开展胆道手术多例,其中开展腹腔镜胆囊微创切除余例。
01
哪些胆囊结石需要治疗?
这些年来,由于生活习惯的改变,德宏地区胆囊结石发病率有在增长的趋势。
1.胆囊越是大结石越不会引发腹痛,因为大的结石不容易嵌顿,但其会对胆囊产生长期的刺激,最终胆囊发生癌变的几率较高。
2.合并需要开腹手术的病人,如果同时存在胆囊结石,则同时作胆囊切除术。但这有种"顺手牵羊"的感觉,不能一概而论,需要全面评估手术的必要性和风险性,也就是权衡利弊,比如肝硬化的病人做胆囊切除则存在较大的风险。
3.不是说所有胆囊结石合并胆囊息肉就需要立即作胆囊切除,这需要分析胆囊息肉的性质和大小,如果考虑为腺瘤性息肉或大于1.0cm的息肉,建议手术切除。
4.胆囊壁增厚是长期胆囊结石或慢性胆囊炎引发的结果,其结果会导致胆囊失去收缩功能甚至癌变。但胆囊壁增厚到什么程度需要手术尚无定论,一般认为胆囊壁增厚达3mm并有消化道症状、或达5mm需要考虑作胆囊切除术。
5.何为瓷性胆囊?就是胆囊壁钙化成陶瓷一样,这无需犹豫,尽早手术切除,因为这种胆囊癌变几率太高。
6.儿童一般发生胆囊结石的概率很低,而一旦发生,则提示存在先天性的胆囊收缩或排泄畸形,或先天性胆固醇代谢障碍,此些原因为不可逆,故应尽早切除胆囊,以避免进一步发展成严重并发症。
7.合并糖尿病或心肺功能障碍者应在病情平稳、无腹痛发作时作胆囊结石手术,因为这类患者如果在胆囊结石急性腹痛发作或出现并发症时再手术,则手术风险显著升高,故应在病情平稳时尽早清除这颗“定时炸弹”。
8.野外或边远地区工作者,存在胆囊结石急性发作而无法及时就医致生命危险可能,故应在合适时机进行胆囊切除术。
9.病史长的胆囊结石患者,特别已达10年以上,尽管无痛,但长期的胆囊壁慢性刺激继发胆囊癌的可能性明显升高,应考虑及时胆囊切除。
以上几点已经基本涵盖了无痛胆囊结石的手术指征问题,但根据我院外科宝锦朝主任的长年临床经验,特增加以下几点。
↓↓↓10.泥沙样结石或多发小结石,这类结石很容易堵塞胆囊管或通过胆囊管堵塞胆总管下端,导致严重的胆囊炎、胆管炎或急性胰腺炎可能,故也应早期处理。
11.胆囊萎缩,充满型结石,这种情况一般不会引发腹痛发作,但继发胆囊癌可能性很大,应尽早作胆囊切除。
以上几点已经全面说明了哪些无痛胆囊结石需要及时手术治疗,但也许患友对手术仍会存在顾忌。其实在现今的微创时代,微创可以更加"微创"、"安全"、"美观"的施行。
02
如何远离胆囊结石?
1.再忙,早餐也一定要吃
基本上,规范饮食在胆结石形成的预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日常生活中,不管您是上班族还是上学党一定要养成吃早餐的习惯。不吃早餐会使得上午空腹的时间延长,胆汁成分也发生变化,胆汁中的胆汁酸含量降低,但胆固醇含量不变,以致使得胆固醇沉积出来而增加结石的发生率。
2.美食再好吃,勿过量摄取
胆固醇性胆结石的产生与饮食有一定的关系,因为胆固醇性胆结石的形成必然有一定的条件。换言之,能造成胆囊胆汁中胆固醇含量过度饱和状态的因素,都有可能形成胆固醇性胆结石。而过重摄取高脂肪、高蛋白质、高胆固醇甚至高糖类食物,也会明显增加胆汁中胆固醇的饱和度,再者,大量胆固醇的摄取也会促进肝脏合成更多的胆固醇,因而形成胆固醇性胆结石的机会也较高。
目前德宏人饮食习惯已逐渐转为精细食物,鱼肉多样化烹饪,无时无刻勾引着我们的味蕾,因此营养的适度、适量以及均衡摄取也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03
关于胆囊息肉,您需要知道……
问题1:哪些胆囊息肉需要治疗?
胆囊息肉是指来源于胆囊壁并向胆囊腔内突出或隆起的病变,因此也称为胆囊隆起性病变。临床上大多数息肉是体检时,通过B超检查发现,少部医院检查发现。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我国胆囊息肉的总体发病率约为4.5%~8.7%。胆囊息肉可根据病理特点分为肿瘤性息肉和非肿瘤性息肉两类。
问题2:胆囊息肉会癌变吗?
这个无疑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大部分的胆囊息肉不会癌变,只有少部分类型息肉潜在癌变或已经癌变,如腺瘤性息肉、胆囊腺肌病和息肉型胆囊腺癌等。
问题3:胆囊息肉需要一刀切吗?
临床上诊断胆囊息肉,首选超声,但对其良恶性的判定还存在一定的困难,而增强CT、超声内镜及胆囊造影等,可作为补充检查,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
治疗方面,尚无药物可消除胆囊息肉,所以手术成为其主要的治疗方式。那么,是不是一发现胆囊息肉就要赶尽杀绝,一刀切?
答案是否定的!有症状的胆囊息肉在排除“息肉”为胆固醇结晶,或胆囊胆固醇结晶经利胆治疗症状无明显缓解,不论息肉具体大小,建议行胆囊切除术。但我们知道,大部分胆囊息肉是无症状的,无须过分担心,可以长期存在,不会对生活造成影响,不需行手术干预。
对以下情况,应引起重视,需及时行手术治疗:
(1)息肉直径≥10mm(约1/4发生恶变);
(2)息肉直径10mm合并胆囊结石、胆囊炎;
(3)胆囊颈部息肉或息肉生长部位邻近于胆囊管开口;
(4)若息肉直径介于6~9mm,有以下任一项恶变高危因素,均建议手术治疗:年龄50岁;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单发息肉或无蒂息肉,且迅速增大者(增长速度3mm/个月);局灶性胆囊壁增厚,厚度4mm。对于暂不适合手术的胆囊息肉患者,需定期超声检查,动态观察。
过度治疗,即指做了不必要的胆囊切除术,损伤了胆囊正常生理功能;而治疗不足,主要指延误手术,造成病情加重与手术风险增大。
在胆囊健康日提醒人们关心自己的胆囊健康,学习了解胆囊健康的相关知识,增强胆囊健康意识,改正一些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防止或减少胆囊疾病的发生,并选择适当时机、采取有效方法、精准科学治疗胆囊疾病。
医院,昆明医院医院,德宏州/龙陵县城镇职工医保、医院,城乡民政医疗救医院,开通了远程医学会诊,方便就医群众不用出远门就能得到国内知名医疗专家的诊治。
聚名医,建名科,创名院。医院汇聚省州名医团队,配置了进口四维彩超、DR、钬激光、宫腹腔镜等先进诊疗设备。医院开设:内科、外科、泌尿外科、结石科、妇产科、不孕不育、男性诊室、耳鼻喉科、皮肤科、痔瘘科、疼痛科、医学美容科。
医院始终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秉承“厚德载医、名医兴院、诚信惠民”的办院宗旨,深入开展“三好一满意”优质服务活动,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医院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