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从接受专业教育的那天起,就基本以纯医学角度来看待人体及其健康问题,生病后的治疗也是按生物医学模式的。虽然现在强调生物医学—社会—心理模式,但大体上还是以药物或小损害换取健康,用小创伤避免伤残,用重大创伤换取生命。对病人来说,小病要接受药物或小的可恢复性损伤(如针刺),大病要接受永久性损害(如扁桃腺摘除、胆囊切除等),重病则要接受致残(如截肢、器官切除等)。
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事情只要与人沾上边,就变得复杂起来,中国更是如此。医生面对的是病人,而病人是这个世界上最复杂、最精妙、最不可思议的群体,除具有复杂多变的躯体症状外,还受极其复杂的社会背景、心理素质影响。
别以为治病救人仅仅是个简单的技术层面的事儿,医生行医过程中常常会碰到一些非技术因素影响自己的正常诊疗工作,甚至有时候医生不得不放弃自己的原则和踩自己的底线,医生对此很无奈。
现行的医改政策不仅导致了“看病难、看病贵”,而且还导致看病越来越难、看病越来越贵的问题。医改政策取向由财政部说了算,卫计委靠边站;医院的物价是政府发改委、物价局制定的,卫计委一边看;药品器械招标是政府有关部门和各路神仙掌控,医院配合着办。医改的设计运行中,面对各强权部门的喧宾夺主,卫计委的角色都如此尴尬无奈,更何况小小医生!
财政部门的意见是:看病难、看病贵要市场解决。因为每年财政部门划拨的卫生经费约80%被用于退位和在位的高官们,大约20%医院用于基建、设备采买。医院的日常开支、员工工资则找市场要。
医院只能按指定价格采购政府采购目录上的物品,有的地方连收费软件都医院安装,医院想维护一下都没门。
体制问题或政策弊端,加上媒体的渲染和不负责任的引导,医院和医务人员成了众矢之的。医务人员都成了冤大头,医务人员还有口难辩,你说是不是很郁闷、很无奈!
医院医院出医疗差错或事故的。医院领导是不怎么怕出事的,这好像是有点有悖常理的。
出了事,病人和/医院来了,是有点麻烦,医院的正常运作秩序。医院领导来说,多数情况下也仅是麻烦而已。多数病人和/家属当医闹,只是希望能减医院的一些补偿,领导们深知用钱能摆平的事都不是大问题,医院出,领导不会自己掏一分。另一方面,医院领导其实是政府官员,医院出事了或经常出事,绝对会影响领导的仕途,医院领导碰到有事,绝对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既然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那么当事医生或护士就不能重重处罚,做个样子给人看看就行了。
长此以往,无良医生、水平低下以及责任心不强的医生和护士们都很少会吸取教训,检点自己的行为,这为以后出更多差错埋下了伏笔。
医院领导是政府官员,那他们就怕家丑外扬,怕被病人和/家属投诉到上级主管部门那里、最怕的是被媒体曝光。但中国官员历来都有把自己可能担责的坏事变成自己好事的章法和传统,就是说某医务人员一旦被投诉,医院领导就会立即辣手处理,医院领导立马获得了敢抓敢管、有魄力的好名声。结果是对所谓态度不好的人的处罚有可能重于因差错致人伤残或死亡的当事人,面对如此奇葩的潜规则,医生也很无奈。
医生怕被误会,也怕被无理投诉,更怕成施暴的对象,在如此糟糕的医患关系的条件下,医生行医首先想到的是如何保护自己。在不影响疗效的前提下,你为病人着想,想替病人节省一点,可大多数病人想到的可能是医生没收到红包,医生故意不上好药好措施等,把你的病多拖几天,多赚点钱;医生对病人关切一点,不少病人病不领情,反而认为是医生又要出什么幺蛾子的前兆。
据说古代名医扁鹊有几不治:不信者不治;信巫不信医者不治;轻命重财者不治;粗知数味药名者不治;日换医生者不治。今天的医生却做不到,今天的医生没有挑病人看的权利,不管什么样的病人在医生面前坐下了,医生就得必须看。
现在医生大致招数是看病要和病人或家属不冷不热地保持一点距离,不刺激对方,说话留有余地,不要解释太多,不参与病人决策等。
宁信出了事不负责任的别人说,不信有义务必须对病人负责的医生说;有的人还想和医生切磋,甚至还有人要医生听他的;有的人抽烟有钱,喝酒有钱,打麻将有钱,就是看病舍不得花钱;拒做必要检查,一来就叫医生开药(拿医生当秘书);有的人看病像打游击,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结果是钱花了,时间也去了,却没有一个医生完全了解病人的病情,医生对这类病人或家长也尤为防范。今天医生面临的现状是:病人不信任或怀疑医生,还要找医生看病,你说医生是不是很无奈。
现在病人卫生保健意识明显提高,而医学科普知识提高有限。
另一方面,关于人体的一些生理、病理奥秘,别说医生,就是有关专家都没搞清楚,有些甚至不明白,更不用说普通患者了。现实就是:知道的比普通医生更专业一些的人就是专家,知道的比病人多一点的专业一些的人就是医生,只是懂点卫生常识或接受过一些似是而非的理念的人就是病人。什么都知道都明白的人只有一个——上帝。
在拜金社会中,一些人认为钱能解决一切问题(健康与生命能用钱买来吗?);在关系社会中,一些人认为有关系就能一切搞定(你能跟癌细胞搞关系吗?);在官本位社会中,一些人认为有来头,就认为该一路绿灯、无往不利(试问在细菌、病毒、肿瘤王国里,这些人的官是几品?)。
有些人的一些要求违背了自然界最起码的生物学规律(如死的就救不活),又有一些人的要求已超越现代医学科技所能达到的水平。因为医生无法满足这类超越现实的非理性要求,以致医生常被误解或被看低,你说医生是不是很无奈。
有时,医生对一个病人已有比较成熟的治疗方案,但病人和/或家属是属于比较有能量的那种,今天请知名张专家会诊,明天请大牌李教授会诊。专家支的招往往都是高尖新的,常常需要与之相应的平台,医院大都不具备这样的平台。另一方面,专家教授会完诊就拍屁股走人,大量实际事务(其中一部分事务,医生和护士可能并不熟悉)都由管床医生和责任护士来做。可以这样说,最了解病人病情及其变化的还是管床医生,专家教授接触病人只是会诊的那一会儿,然而管床医生却对自己熟知的病人没有治疗的话语权,治好了是专家教授的功劳,有什么却还要担责。这个医生是不是很无奈。
某医院,一打工的男医院就诊,在确诊他为上消化道穿孔(确诊这个可能致死的急性疾病,只用了区区几十元钱)后,医生准备收其住院。开始医生并不知道他身上没钱,遂要他交点钱办住院。病医院做检查花光,说医院黑,还没治病就花掉了他带来的钱(他带了不到元钱)。本来只是一点肚子痛,用点止痛药就好了的事,非要说成是要开刀住院的病,我一个打工的,能有多少钱给你们敲宰。你们行行好,给我止止痛。看到他越来越痛苦蜷缩一团的样子和越来越晦暗的的面色,值班医生把他的情况报告给医务科,医务科指示先救治,再收费。病人就是不肯住院,医务科长亲自来劝说也无济于事。病人只要求止痛,可医生不可能违背最起码的医学准则和道德来满足他这一个小小要求。最后病人捂着腹部,医院,在场的医务人员都予以劝阻,并告诫他这样做可能会付出多倍的钱甚至是生命的代价,但病人执意要走,带着对医生无比怨毒(这眼神让人觉得他要是平时有暴力倾向,手上又有刀,对医生下手都是极可能的)医院。
看着他离去的背影,我们都感到无比的沉重,我们能够预料他离开的后果——即使不死,他的后大半生也会活得异常艰难。可我们的愿望不能变成作为,我们的技能完全能够逆转他的病情,让他今后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可我们却眼睁睁地不能履行我们救死扶伤的职责,这该是多么的无奈!
我们的好意、敬业与劝说换来的却是病人离开时那无比怨毒的目光,我们真的很无奈!
有些疾病,有钱就能治,也治得好,没钱就治不好或没治,医生空有一身技能而不能解决病人的切身问题,你说医生是不是很无奈。
江湖游医的神吹或拍胸包治包好的招式,就是有人相信,无良医生的恐吓及信誓旦旦也有市场,医院医生的诊断、治疗和忠告病人就不爱听。这些病人在江湖游医或无良医生那里上了当受了骗,有苦说不出,反而自觉不自觉地把该对江湖游医或无良医生防范、发泄的意识转移到到正规医生身上,仿佛个个医生都不是好人。医生没让病人生病,更没有要病人去找江湖郎中看病,病人反过来认为绝大多数医生无良,你说医生是不是很无奈。
病人不信任医生,是医生的悲哀,也是病人的不幸,更是一种扭曲的社会现象。江湖医生的蒙骗和部分无良医生的作为确实伤了患者的心,骗了患者的财,使得医患关系空前紧张。面对对医生有防范抵触的病人,医生有时真的不知道该怎样才能使病人接受和认可自己。这也使医生很无奈。
医生看完病后就要用药,可药物是药厂生产的。厂家为了避免日后的麻烦,往往把治疗剂量都制定得偏小,如治疗效果不好则只能是你医生无能;若追求疗效加大药物剂量,一旦有事,医院医生就得担待着。另一方面药品生产厂家和药商都要靠医生用他们的药来完成指标和盈利,医院和医生兜着,你说医生是不是很无奈。
现在的药品生产厂家把药物几乎所有的不良反应都在药品说明书中罗致出来(有的甚至占了药品说明书的大半篇幅),而不注明这些副作用出现的概率或什么样的人有可能出现什么样的副反应。一旦出现了副作用,厂家和经销商都不会承担责任。世上哪有没有副作用的药品,可病人不会这么说,他会说:你医生明知道药品有这么多副作用,你还要用,你还敢用,你不负责谁负责,不投诉你投诉谁,不告你告谁!你说医生是不是很无奈。
除现在的中国,古今中外的医生都能凭自己的学识和技能过着比较像样的生活,而现代中国,医生如没有非正常的方式(如靠大处方、广检查等)增加收入,将会过着很贫穷的生活。要知道医疗行业是高投入,高风险行业,医疗行业的从业人员是从没有按时上下班一说的,也没有每周40小时工作制之说的。
也许大家都会说,医生的收入不低,这说的没错。但大家不清楚的是医生收入的大头都是非法收入(多属于商业贿赂的范畴),几个医生的合法收入和一个满勤的泥瓦工的正当收入有一拼。医生被逼良为娼地靠搞什么的“歪门邪道”才能过上正常生活,你说医生是不是很无奈。
现在职称晋升需要论文,大家都知道论文只是块敲门砖,而且论文抄袭、杜撰、拼凑买卖成风,同样都知道现在的论文绝大多数都是垃圾论文。另一方面,科研经费只属于少数人,绝大多数一线医生根本没有时间和条件来做论文,可晋升偏偏要论文,累得要命、忙得要死的医生偏偏还要花时间去生产垃圾或抄袭或买垃圾论文,你说医生是不是很无奈。
医生的长期无奈必定导致医生消极,医生的长期压抑和苦楚必定使高素质人才远离医疗行业,这对我国的医疗事业发展是极为不利的。现在我们这些医生都作好了心理准备,即今后要靠比我们更平庸的医生给我们看病。如现行的医改政策不改变,中国大多数的普通老百姓们,你们在不远的将来,一定要有花更多的金钱、精力,接受更平庸医生诊病的心理准备哟!
山色有无中原创不易,赞赏随意。